{{title}}

{{title}}

  • {{tag}}
  • {{el}}
Loading...
返回
ChatGPT-GPTs 工具助力產品設計師:逐字稿分析的實驗性解決方案
不只是完成報告,更是在生成的過程中更了解產品或服務的特性及目標

作者:陳以婕 李慕約有限公司 專案經理

以下內文相關之 AI 工具,歡迎使用:
逐字稿整理小幫手 GPTs
設計工具小幫手 GPTs

在產品設計與用戶訪談中,逐字稿分析是個繁重而關鍵的環節。作為設計師或產品經理,從大量的逐字稿中提取出有價值的洞察,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。我們團隊希望透過 GPT 技術,為設計師從對話角度,開發協助設計師逐字稿分析工具,旨在解決逐字稿繁瑣處理過程中的極大挑戰。

本專案的起點源於我們對設計師日常工作的理解:逐字稿的數據量龐大且常常無結構,要從中挖掘有意義的見解並套用到設計框架中,如 Customer Journey Map、Empathy Map 和 Business Model Canvas,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過程。我們的目標是開發一套工具,不僅可以自動化這些繁瑣的工作,還能引導使用者在不同步驟中提供補充資料,並生成具有排版的報告,不只是完成報告,更是在生成的過程中更了解產品或服務的特性及目標。



 

開發過程:如何讓工具更高效

在開發過程中,我們做了大量實驗,以下分享三個核心需求的開發經驗與限制:
 

  1. 如何讓回答基於事實

    我們知道生成式AI的一個常見問題是「幻覺式回答」,即 AI 生成虛構或不正確的內容。因此,我們在設計GPT工具時,特別強調回答必須基於使用者上傳的逐字稿內容。為此,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機制來確保回覆的真實性:

    -依據逐字稿內容:每個回應都會根據逐字稿中的具體內容進行生成,避免 AI 自由發揮。例如,GPT 會先檢視逐字稿中是否包含使用者的提問,如果答案為是,才會再進行回應,提升答案的準確率。

    -提示資料缺失:如果逐字稿中缺少一些關鍵資料(例如發言者姓名或具體的背景資訊),GPT會主動詢問使用者是否可以補充這些資料,並將其加入分析過程中。這不僅增強了回答的準確性,也避免因資料不全而產生的誤導。

    限制:prompt 能夠降低杜撰的機率,但仍然會因為 AI 的推理能力而有推測性回答。

     

  2. 串接 Google Drive 與圖片排版的實驗

    為了使分析結果更加實用,我們使用 GPT Action 的功能,將 GPT 工具與 Google Drive 整合,設計了一個自動生成的報告排版系統,當使用者呼叫 Action 的功能時(例如:幫我製作成 Google Slides),功能就會啟動。這一功能的重點在於:

    -自動化報告生成:使用者在完成逐字稿分析後,生成的結果會自動套用到事先設計好的 Google Slides 模板中。這樣一來,設計師不僅能獲得完整的逐字稿分析報告,還能立即查看已排版的視覺化結果,然而這些結果會儲存在 GPT 開發者的雲端資料夾中,若上架會需要考量資安問題。

    -模板化的圖片與文字呈現:系統能夠自動將文字結果轉化為視覺化的設計框架,例如  Business Model Canvas 或 Empathy Map,並將其以圖片形式嵌入到報告中,這不僅減少了手動整理的時間,也讓結果呈現更加專業、美觀。

    限制:
    -需要考量逐字稿的資安規範,因為生成結果目前儲存在 GPT 開發者的雲端資料夾。
    -當生成字數太多時,可能會超出版面而影響美觀。

     

  3. 引導使用者補充資訊

    AI在分析逐字稿時,常常會遇到資訊不足的情況。因此,我們在指令中增加多個確認點以及資料補充詢問,幫助使用者在分析過程中提供更完整的資料:
    -互動式確認:GPT在每個步驟分析完成後,會與使用者進行確認,確保生成的內容符合期待,並詢問是否需要進行補充或修改。這樣的設計既能提升使用者參與感,也確保逐字稿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被充分利用。



 

AI並非萬能:隨機性與人類輔助的必要性

儘管我們的 GPT 工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逐字稿分析的效率與準確性,但 AI 並非萬能。生成式 AI 仍然會因為內部機制的隨機性,產生不夠理想的結果。這意味著,人類的輔助和審查仍然不可或缺。

-生成內容的隨機性:即使GPT在大多數情況下能給出高品質的回應,仍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符合預期的答案。這些答案可能是語句調整過於簡略,或在某些情境下跳過了重要的步驟。這就需要使用者在每個生成結果後,對其進行檢查和調整,確保最終的結果符合實際需求。

-人類的審查與補充:AI 的優勢在於自動化和效率,但對於某些更細緻或高層次的分析工作,仍需要人類的輔助。設計師需要根據生成結果進行判斷,並在必要時提出修正,這樣才能使整個分析過程真正達到理想效果。


 

結語

在這次開發的過程中,我們深刻體會到「清晰定義」與「正確提問」的關鍵性價值。每當我們與 GPT 進行對話,卻未能獲得預期中的分析結果時,反而成為了一個契機,讓我們反思自身的問題設計是否有改進的空間。這樣的過程不僅可以重新審視問題本身,也促使團隊在探究「問題定義」時,對逐字稿中的內容結構產生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「人機協作」能夠帶來的化學效應 —— AI不僅是工具,它也成為引導我們重新思考、反覆推敲的夥伴,讓我們在與技術的互動中,持續精進自己的洞察與分析能力,這樣的協作,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,更讓我們在每次迭代中,走向更準確、更深刻的發現。



以上內文相關之 AI 工具,歡迎使用:
逐字稿整理小幫手 GPTs
設計工具小幫手 GPTs